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1-03-18 瀏覽次數:245
“大學生創業是就業力下的無奈選擇”,這種印象恐怕要修正一下了。3月9日,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發布的《全國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顯示,對于應屆畢業生的創業行為,46.9%的人認為是“對人生規劃的實施”,只有37.5%的人選擇“就業環境造成的無奈”。
報告顯示,76.7%的在校大學生對創業感興趣,認為通過自主創業能夠實現自我價值,享受人生自由。26.8%的大學生打算今后創業。
在創業項目選擇上,在校大學生傾向于在感興趣的領域創業,更少考慮一些現實因素。44.1%的大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其他人群則主要選擇啟動資金少、容易開業且風險相對較低的行業。在團隊選擇上,55.0%的受訪者選擇志同道合者作為合作伙伴。
對于大學生來說,創業經歷帶給他們的最大收獲,也許并非經濟利益。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去年5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6.0%的受訪者認為創業的最大收獲是“加深對社會的認識”。還有人認為是鍛煉人際交往能力,獲得與人打交道時必備的素質,例如自信、誠實、責任等。因此,大學生創業更多是一種主動選擇,而非被動選擇。創業更多是出于興趣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而非功利性目的。
重慶大學教授廖成林認為,如果單純把大學生創業視為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行為,會使很多懷揣創業夢想的大學生望而卻步。如果我們能將大學生創業視為“教育的延伸”,允許并鼓勵大學生嘗試,從長期來看,是利大于弊的。
2009年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進行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研究”報告顯示,65.9%的受訪學生支持在校期間參與創業。在高校畢業生創業企業中,“經營狀況良好,健康發展”的占23.0%,“收支基本平衡,平穩經營”的占31.4%。24.9%的創業者考慮改變經營項目或歇業,20.7%的人已經停止經營。近半數創業者對其企業狀況不滿意。
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的調查顯示,面對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的現狀,有67.9%的人仍表示支持大學生創業,僅8.9%的人表示“不支持”。
盡管對于大學生創業失敗,社會輿論已表現出極大的寬容,但較低的成功率依然讓很多青年望而卻步。全國政協委員駱沙鳴在今年“兩會”期間表示,美國大學生創業率達20%,而中國大學生僅為1%。
在博鰲亞洲論壇的創業力夢想會場上,中國改革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微博專欄)曾提出,變革中的中國經濟環境下,青年的“創業力”是整個國家發展的前進動力之一,它將影響中國未來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和實力。
廖成林說,只要整個社會形成了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氛圍與機制,可以預見,未來社會將會出現一個由創業成長起來的精英群體。這個群體將會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
因此,保護青年主動創業的熱情和“創業力”,至關重要。鼓勵大學生創業是一項系統工程,這需要整個社會形成聯動機制,為青年創造更好的創業環境。
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和措施,從小額擔保貸款、創業培訓和創業補貼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去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推出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按照規定,今后凡有創業愿望并具備一定條件的大學生都可以得到創業培訓和創業指導服務。
盡管如此,我國當前創業環境仍然很不完善,創業政策有待細化。創業教育體系也仍不健全,創業教育師資和相關培訓課程較少。
《全國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顯示,只有14.0%的大學生參加過創業輔導課程或創業大賽。48.8%的大學生希望能提供創業相關的專業培訓。至于創業課程的內容,大學生最需要的是人際交流與溝通技巧(62.4%),其次是開展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創業實踐活動(44.6%)。
此外,58.3%的受訪者希望有資金、項目雙選平臺,32.0%的人希望參加年輕創業者座談活動。
專家指出,對學生的創業教育,應避免空洞的理論內容,注重實踐,邀請創業成功人士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建立企業和高校在支持學生創業方面的合作渠道。idxdy0003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