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1-11-19 瀏覽次數:356
非布司他作為降尿酸藥物的主要代表,有“抗痛風神藥”之稱。2020年底,非布司他進入了國家第三批藥品集采目錄。集采落地,非布司他藥品價格大幅下降。隨著全國多地相繼出臺藥店集采相關政策,藥品零售終端加入集采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面對這一趨勢,藥品零售市場也將重新洗牌,藥店終端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未來又將如何應對?本文將以“抗痛風神藥”非布司他為例,探尋集采前后藥品零售終端市場的變化……
1、零售終端發展一波三折
基于RPDB中國藥店零售數據,2019年至2021年8月,非布司他全國零售市場銷售額主要經歷了4個階段。第一階段,非布司他的全國零售市場銷售額穩步緩慢增長,從2019年1月的7萬元逐步增至2020年2月的88萬元。第二階段,非布司他的零售端市場銷售額開始快速增長,直至2020年8月達到峰值,銷售金額達533萬元。而在第三階段,非布司他的市場銷售額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到2021年4月,銷售額降至250萬元。第四階段,非布司他銷售額再次激增,并在2021年8月達到新的高峰,市場銷售額高達748萬元。
圖1.2019-2021非布司他片全國樣本零售市場銷售額增長情況
基于RPDB中國藥店零售數據,非布司他全國零售市場銷售量變化情況與其市場銷售額趨勢大致相同。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非布司他全國零售市場銷量不斷增加,從0.06萬盒逐步增至4.8萬盒。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是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階段,這段時間內非布司他在零售市場銷售量逐漸減小,但其減小幅度明顯小于銷售金額縮減幅度。2021年4月開始,非布司他的零售市場銷量開始迅速增長,2021年8月達到峰值13.07萬盒。
圖2.201901-202108非布司他片全國樣本零售市場銷售量增長情況
可以看出,非布司他全國零售市場銷售額變化趨勢與銷量趨勢基本一致,受到多項政策疊加影響,波動較大。2019年開始,在“處方外流”政策、DTP藥房興起等多個因素的影響下,藥品零售市場規模逐步擴大。2020年8月,第三批集采中選結果發布,非布司他進入集采名錄,隨后,醫院終端藥品價格大幅下降,平均降幅超過70%,導致藥店零售終端銷量略有下降。然而,第三批集采之后,許多地區(廣東、上海、山東等地)相繼出臺藥店醫保藥品集采政策,將“集采”大門向零售終端敞開。政策發布之后,不少藥店積極響應,并通過低價中選藥品為藥店吸引客流。非布司他在零售市場的銷售額和銷售量也在2021年4月開始迅速增長。
2、非布司他成抗痛風藥“一哥”
非布司他是唯一進入集采名錄的抗痛風類藥品,加入集采名錄后,其市場份額激增。RPDB中國零售藥店數據庫顯示,2020年非布司他在抗痛風藥中市場份額增長巨大,搶占了部分其他通用名品類的抗痛風藥物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8%迅速增至2020年的35.2%,成為抗痛風類藥物“一哥”。而其他品類抗痛風類藥物(如苯溴馬隆、別嘌醇、秋水仙堿等)的市場份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圖3.非布司他全國樣本零售市場在抗痛風藥中份額變化(2020 vs 2019)
從地域角度來看,非布司他片零售市場情況隨銷售省份的不同而差距較大。市場份額方面,非布司他片所占抗痛風類藥品份額在山東省最大,約為70%,遠高于其他地區。此外,非布司他片在四川、貴州和廣東省抗痛風類藥品中所占市場份額也較大,分別約為55%、50%、40%,均高于平均值35.2%。就品種規模而言,山東省是非布司他片品種規模最大的省份,其次是廣東省。2020年,絕大多數省份較前一年同比增幅較小,山東、廣西同比增長約50倍,湖北省增幅最大,同比增長約1700倍。
縱軸:市場規模同比橫軸:品種省份份額占比 氣泡大小表示品種規模
圖4.2020非布司他片全國樣本零售市場各省市場情況
非布司他在零售市場的地域差異與各省份的政策和人口、醫療等因素息息相關。山東、廣東等地采購金額和市場份額均較大,不僅因為他們是人口、醫藥大省,在第三批國采報量金額較大;更重要的是,廣東、山東等省份率先參與實施了醫院與藥店同步報量的政策活動。以廣東省為例,2020年6月,廣東省醫保局下發通知,所有民營醫療機構及零售藥店可自愿參加第三批國家藥品集中采購,可登錄廣東省藥品交易平臺進行集中報量。對此,廣東藥店積極性非常高,共有28000家藥店參與了此次報量,約占廣東藥店總數的一半。從結果來看,參與報量的零售藥店藥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藥店采購成本大大降低。也正是這一時期之后,非布司他全國零售市場銷售數量和銷售金額進入迅速增長時期。
3、非布司他“量增價減”,零售終端重新洗牌
價格方面,非布司他進入集采目錄的生產廠商一共有三家,均是40mg的非布司他片。以萬邦醫藥生產的非布司他片為例,集采前,在藥店還是109.9元一盒,納入集采后,一模一樣規格,只需16.48元一盒,價格減小近九成。
根據RPDB中國藥店零售數據庫的統計,集采前后零售市場40mg非布司他片價格變化較大。具體而言,2019年與2020年40mg非布司他片價格分布類似,大多數藥品價格在100元至150元之間(約50%左右),其次是價格在150元及以上的藥品,約占40%,而價格在100元以下的僅占10%左右。2021年,隨著非布司他被納入第三批集采名錄,其價格大幅減小。價格在100元以下的藥品占比超過50%,而且其中近一半價格低于50元。高于150元的藥品僅占大約10%。另一方面,80mg非布司他片因為不在集采名錄之中,價格始終在100-150元之間。
圖5.2019-202108非布司他片40mg全國樣本零售市場價格帶產品數分布
圖6.2019-202108非布司他片80mg全國樣本零售市場價格帶產品數分布
集采落地后藥品價格的大幅下降,將對零售藥店市場帶來巨大的沖擊。從非布司他被納入集采名錄前后的市場變化可以看出,國家集采影響的不只是藥企、醫藥流通行業,對藥品零售終端影響巨大。隨著醫保控費、藥店藥品集采等政策的持續推進,更多的藥店加入集采已成為零售藥店改革不可阻擋的趨勢。隨著進入集采的藥店數量增多,新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未來零售終端市場將形成新的格局。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