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1-03-05 瀏覽次數:327
農民工和大學生處境不同,但內心的愿景是一樣的,那就是要融入城市尋找自己的未來。尤其是農民工,根在鄉村,但未來在城市。
新春伊始,全國多地出現“用工荒”,企業用盡各種辦法卻招不來工人,連傳統勞務輸出地也頻頻告急。而另一方面,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招工難與就業難并存,像一道謎題擺在整個社會面前。
3日,本報“兩會三人行”欄目邀請了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山東省工商聯主席王乃靜,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瑞海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曉玉,走進本報“北京直播室”,本報首席評論員張金嶺作為主持人,與兩位嘉賓交流對話,把脈用工市場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
招工難不代表勞動力緊缺
張金嶺:今年春節過后,一些沿海城市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難現象特別突出,于董你們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有沒有感覺到招工壓力?
于曉玉:現在招工的確很難,我們下去招工發現,很多農民工不愿意出來。但企業招工難并不是勞動力緊缺,而是就業市場存在結構性矛盾。
現在國家出臺了許多扶持農業的政策,加上過去沿海城市一些傳統的加工行業向內地轉移,原本外出打工的農民工,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工資待遇跟在外地差不多,生活成本又低,他們自然選擇留在內地,所以用工荒在沿海城市表現得更為突出。
張金嶺:和招工難同時存在的另一個現象是就業難,尤其是大學生就業難,對這一矛盾現象,很多人不理解其內在的原因是什么。
王乃靜:根據經濟學原理,勞動力市場是由城市勞動力和農村勞動力組成的二元結構式市場,城市勞動力市場工資高,農村勞動力會選擇進入城市。當農村勞動力市場消耗殆盡,城市企業必須大幅提高工資才能招來勞動力,這個點就是劉易斯拐點。在中國來講,劉易斯拐點并沒有到來,企業面臨招工難,有的人就說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吃光了,但現實情況并非如此。
分析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是農村勞動力,就是大家經常說的農民工,“十一五”期間僅山東省就轉移農村勞動力700多萬;第二就是大學生,2001年全國大學畢業生才117萬,到2010年已經達到630萬,再加上城市新增勞動力,這個數量很大,根本不存在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我們近期做了對中小企業的調研,發現企業想用的人沒有。現在哪些人最熱?一種是技術性工人,如鉗工、車工等;一種是人力資源管理人才?,F在普通勞動力也難招,這反映出就業培訓欠缺,就業市場供求錯位,企業想招的招不來,求職者想進的企業進不去。
光漲工資未必能留得住人
張金嶺:于董作為企業家,面對招工難,您認為單靠企業自身的努力,比如給工人提高工資、提高福利待遇,就能單獨破解這個難題嗎?是不是會考慮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達到減少用工人數的目的,同時也能提高利潤,提高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層次?
于曉玉:光靠漲工資不見得就能把人留住。以前企業一個月一千塊錢就能招到工,現在給兩千塊錢都不一定能留住人。企業能做的有很多方面,首先要為員工購買保險、增加工資、解決住宿問題等等。此外還要改善工作環境,不能拿員工當機器一樣使用,要讓他們有歸屬感,不想家。農民工肯定愿意去這樣的企業。
張金嶺:招工難現象,從積極的一面說,有利于提高農民工的工資水平,這對提高勞動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肯定有幫助,但也有弊端,或者說會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一定壓力。對于不同的地方政府來說,互相之間能不能通過為農民工提供公共服務的競爭來幫助企業吸引農民工?
王乃靜:農民工渴望對城市有歸屬感,希望得到與城市居民同樣的社會保障、子女教育、住房等各種公共服務。不少企業通過增加工資、購買保險等方式留住員工。不過我們也要看到,中小企業利潤率低,很難承擔勞動力成本增加帶來的壓力,最終只能關門,轉方式調結構、產業升級更是搞不了。建議政府進行調控,對中小企業的稅收進行減免或者全免。過去我們對外資企業有免稅政策,為什么不能對自己的小微企業減免稅收?
另外,政府還要改變過去只盯大項目的慣性思維,把土地都給大項目,也要考慮通過園區的形式把地賣給搞同類產業的小微企業,以方便他們搞產業集群。這樣既能夠保證提供一定數量的就業崗位,又能為企業創造空間、為員工漲工資,以此來增加農民工對城市的歸屬感。
大學生與農民工之間應有交集
張金嶺:現在有人主張,可以把針對農民工的勞動力市場和針對大學生的人才市場合并,建立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王主席認為這樣是不是有助于緩解招工難,同時也緩解大學生的就業難?這個建議有沒有可行性?
王乃靜:實際上,很多企業已經把這兩個市場合起來了,現在從高校里招的本科生到企業里去,也是先當工人,研究生到銀行里去,就先干柜員,都是在普通的技能性崗位上干,只不過大學生可塑能力強。
現在要考慮的是怎么迎合市場需求,去改革我們的教育體制,本科學校太多,??茖W校太少,但大部分人上到??凭蜆I就可以了,這種??平新殬I教育,培養技能性人才,只有這樣,兩個勞動力市場才能真正交集。
張金嶺:于董你們企業里招的農民工和大學生之間的待遇差距大嗎?你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有什么建議?
于曉玉:目前他們之間的待遇差距不大,但5年后就能拉開距離。
對招工難和“用工荒”也應該各有解決之道,隨著產業升級、技術進步,政府應該加強對農民工的技能培訓,而高等教育也更要重視書本之外的就業實踐,讓農民工“上得來”,大學生“下得去”,那就業難和用工荒也就有希望解決了。idxdy0003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