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5-02-17 瀏覽次數:188
2月13日下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云南海埂會堂玉蘭廳,召開云南省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介紹云南省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強調指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一定要保護好、發掘好、發展好、傳承好”。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藥材產業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發展的重要論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把中藥材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在2024年7月29日召開的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上,明確提出“把云南中藥材產業培育成世界一流的現代產業”。
省農業農村廳作為中藥材產業工作專班的牽頭單位,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落細落實。
加強頂層設計。牽頭制定《云南省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5—2027年)》《云南中藥材種植養殖區劃(2025—2027年)》,會同省財政廳等制定《云南省財政支持中藥材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
抓住重點環節。制定《云南省道地藥材名錄(2024版)》,公布156個道地藥材品種。大力開展中藥材GAP基地評價,云南已成為全國新版中藥材GAP中藥品種數最多的省份。
補齊產業鏈條。培育壯大云南白藥集團等龍頭企業,組建100億元云南白藥集團中藥材產業發展基金,健全完善種植基地、市場營銷、初精加工等體系。
特別是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在深入調研并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云南省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推進云南省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部署、框架設計、行動指南,分3個部分明確了發展目標、十大重點任務、23項主要建設內容、4條保障措施。
發展目標
通過三年發展,力爭到2027年實現以下目標:
到2027年,全省中藥材產業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一,中藥材種植規模達1000萬畝以上,年產量達150萬噸以上,全產業鏈產值達2000億元以上;
基本建成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多、品質最優的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和中藥材產業國際化發展示范區;
把中藥材產業發展成集生態農業、設施農業、高效農業、共享農業為一體的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示范樣板。
重點任務
聚焦中藥材產業從科研、種植、加工、營銷為一體的一二三產全鏈條發展面臨的突出短板和關鍵弱項,實施十大重點任務:
一是中藥材良種育繁推體系建設工程。
二是高品質中藥材供應基地建設工程。
三是中藥材精深加工園區建設工程。
四是藥食同源產品開發推廣工程。
五是中藥材交易市場建設工程。
六是中藥材康養旅居融合發展工程。
七是中藥材品牌培育提升工程。
八是中藥材科技創新工程。
九是中藥材國際化發展示范區建設工程。
十是中藥材產業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工程。
保障措施
強化組織領導,建立省級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制度,設立工作專班,細化分解落實三年行動目標任務,健全會商協調、定期調度、聯合督導等工作機制。
加大專項支持,完善制定財政、基金、金融、保險、招商、用地等支持中藥材產業若干政策措施。
完善聯農帶農,積極引導帶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廣大農戶各展所長、分工協作、優勢互補,促進農民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加強宣傳引導,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通過多平臺、多渠道、多形式宣傳,講好云南“好山好水好藥材”故事。
省農業農村廳將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加強統籌協調,積極協同配合,深入踐行“三法三化”,深入推動作風革命效能革命,按照主動想、扎實干、看效果的工作要求,全力推進《行動方案》落細落實、取得實效,讓中醫藥這一瑰寶不斷煥發新光彩,為建設健康中國作出云南貢獻。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把云南中藥材產業培育成世界一流現代產業”的工作要求,有效把云南中藥材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按照“市場優先、財政引導、金融協同、補短板、強弱項”的原則,省財政廳會同省級相關部門,對中藥材從種苗到種植,從加工到交易全鏈條進行了梳理,根據各環節的公益性、社會性、外部性,出臺了一系列財政支持政策,以財政投入為引導,為中藥材產業注入“強心劑”。
主要有以下八個方面內容:
種業先行,筑牢根基。一方面將大力支持推進藥用植物新品種創新和種質資源開發,對推廣種植5000畝以上的藥用植物新品種,每個品種給予30萬元的財政補助,對“云藥之鄉”建設成效突出,考評居前10位的單位每個獎勵10萬元;
另一方面,將重點支持集中連片大宗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按照項目總投資的40%予以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可達1000萬元。
規范護航,穩健發展。將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支持力度,省級科技特派團每個團可獲得最高200萬元的資金支持,“云藥之鄉”與省級人才(團隊)結對幫扶,每年將給予20萬元經費保障。
同時,省級財政將對通過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評價且種植面積達標的主體每年選取20個,分別給予50萬元的獎補。
設施升級,增產增效。在設施化提升方面,省財政將對新增設施農業資產性投資達標的經營主體,按投資額的5%—10%的比例予以獎補,對新增設施農業貸款的經營主體按不高于同期同檔次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70%同時不超過2%的貼息比例予以貸款貼息。
加工賦能,延伸鏈條。省財政將重點通過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支持各類經營主體進行產地初加工工藝提升及應用,統籌涉農專項資金支持中藥材產地初加工項目,統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等支持中藥材精深加工項目,在積極爭取中央產業融合項目過程中,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中藥材產業項目。
拓展市場,暢通渠道。省財政將加大商貿流通等資金統籌力度,重點支持以昆明市、文山州為藥材區域交易輻射中心,以大理州、昭通市等為主產地交易市場及景洪市、瑞麗市等4個中藥材進口口岸交易市場的“1+N”市場交易體系建設,包括現代化高標準中藥材交易市場、倉儲中心項目建設。其中,對于數智化交易倉將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財政獎補。
三產融合,協同共進。省財政將通過項目支持、資金獎補等方式,支持各地因地制宜用好用活各項財政補助資金政策。如對符合條件的新中藥品種,省財政將對研發費用按20%給予補助,最高可達1000萬元。
同時,積極支持構建完善聯農帶農富農長效機制,讓農民共享產業紅利。
品牌塑造,提升價值。一方面,將實施中藥材標準制定補助,對中藥材標準、中藥飲片炮制規范進行修訂且新公開發布總數在20個以上的,將給予研究單位每個10萬元,最高500萬元的補助;
另一方面,將支持省與州(市)聯動,省級立足“云藥”區域公共品牌、各地結合本地優勢特色中藥材品種打造本地特色優勢品牌。
金融保險,保駕護航。將支持各地自主開展中藥材種養殖特色保險,并按規定對各地保險保費給予補貼。同時,將積極支持省農擔公司以信用擔保為主開展相關擔保業務,對中藥材產業收取擔保費最高不超過0.8%,對構建“政擔”風險分擔機制的縣(市、區)相關中藥材的政策性貸款主體不收取擔保費,省財政按規定對這部分未收取的擔保費給予全額補助。
下一步,省財政廳將會同各行業主管部門抓好政策落實,確保財政政策從種業、基地、設施、加工、市場、品牌、金融等重點環節同向發力,為有效促進云南中藥材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把中藥材產業打造成云南第二個“煙草型”支柱產業,實現中藥材產業更好更快高質量發展貢獻財政力量。
按照《云南省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5—2027年)》要求,為科學合理規劃布局、引導指導各地因地制宜發揮特色優勢種植養殖中藥材,推動云南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省農科院會同云南白藥集團、中藥材專家組、省科技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林草局等單位專家技術人員研究制定了《云南中藥材種植養殖區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區劃》),經多次討論修改,充分征求各州(市)、縣(市、區)意見,送有關專家審核后,于2024年12月31日以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省林草局、省自然資源廳聯文印發實施。
《區劃》分4個部分明確了總體要求、區域布局、種養模式和主要措施。
明確總體要求
《區劃》以科學道地、政策合規、市場導向、動態調整為要求,堅持因地制宜、特色發展,生態引領、綠色發展,市場主導、融合發展,品牌驅動、規范發展,科技支撐、創新發展,通過中藥材種植養殖區劃,持續做優做強“十大云藥”“十大健康資源”等云南道地特產藥材,推動中藥材資源、品種、種業、種植、產地初加工協同發展體系進一步完善。
生態種植養殖模式更加豐富,規范化、專業化和綠色化水平持續提升,原料端對云南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明顯,產業地位更加穩固,國際國內市場供給、支撐和引領能力不斷增強,中藥材種植養殖規模穩定保持全國第一,建成全國、全球最重要的高品質中藥材產區。
同時,《區劃》規劃3年改造提升中藥材資源圃(庫)8個、建設良種繁育基地88個、認定GAP基地144個、改擴建及新建產地初加工點(趁鮮加工)250個,建設國家級種質資源圃1個、省級中藥材種子種苗質量檢測平臺1個。
劃定區域布局
根據國土空間規劃、國土變更調查成果,以及社會經濟發展優勢和中藥材產業基礎等條件,以州(市)為單元,按照滇中、滇東北、滇東南、滇西南、滇西北五大片區進行中藥材區域種植養殖布局。
根據自然地理特征、種養現狀、發展優勢與未來潛力等,按照重點品種和特色品種進行主要品種布局;其中,重點品種以云南“十大云藥”、云南“十大健康資源”,以及種養規模、產量、產值與發展潛力等有明顯優勢的道地藥材為主;特色品種以特點鮮明、優勢明顯、供求緊缺的區域性特產藥材為主。
通過區劃,共規劃發展了4類50個主要中藥材品種,并細化到各縣(市、區)。
創新種養模式
《區劃》按守住耕地紅線、確保糧食安全、穩定種養規模要求,探索創新提出“林下、園地、一般耕地、一院四邊”4種生態復合種養模式,科學合理擴大非農用地種植規模。
一是林下中藥材。充分利用全省7000多萬畝林地空間,發展林下中藥材立體種養與仿野生種養。
二是園地中藥材。充分利用全省3000多萬畝園地空間,發展園地中藥材生態協同種養。
三是一般耕地中藥材。合理利用一般耕地,發展糧藥協同種養殖。
四是一院四邊。結合綠美鄉村建設,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充分利用農戶庭院、田邊、地邊、溝邊、路邊等條件,在重點產區發展小分散、大集中的“一院四邊”種養模式。
落實保障措施
做強種業支撐。推進現代化、產業化多途徑育種體系建設,提高良種覆蓋率,組建新品種評審認定委員會。
做好綠色種養殖。加快推進林下、仿野生、間套輪作等綠色生態種養殖,加快綠色、有機、GAP基地建設和可追溯標識運用。
做精產地加工。加強產地初加工(趁鮮加工)基礎設施條件建設,提升產地加工能力和水平,培育壯大一批產地初加工(趁鮮加工)企業。
做實服務體系。加強創新中藥材現代產業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兼顧穩定性需求與保護性需要的中藥材原料收購體系。
下一步,省農科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將積極配合各地及有關部門,加強宣傳培訓,指導服務《區劃》進一步細化落地實施,充分發揮省農科院科技創新引領作用,為實現云南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來源:云南省網上新聞發布廳)
轉發自:擁抱印度洋微信公眾號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