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7-12-07 瀏覽次數:101
山西農業大學2018年博士招聘公告
山西農業大學是我國著名的高等農業學府,全國重點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山西省人民政府與農業部共同建設的省部共建高校。
學校具有優良的辦學傳統。學校始建于1907年,初名私立銘賢學堂,創始人為孔祥熙,后發展為私立銘賢農工專科學校、私立銘賢學院;1951年改私立為公辦,成立山西農學院;1979年更名為山西農業大學,列入全國重點院校。在百余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立足山西,面向全國,服務“三農”,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科技創新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為山西乃至全國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鑄就了“崇學事農、艱苦興校”的辦學精神,積淀了“甘于奉獻、敬業樂教”的教風,“勤奮學習、注重實踐”的學風。
校具有完整的學科專業體系。現有農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林學院、園藝學院、資源環境學院、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文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部)、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體育教學部、軟件學院、城鄉建設學院、中德學院、信息學院等教學單位。現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0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5個,省級重點扶持學科4個,省級優勢學科1個,省級特色學科4個;本科專業59個;成人函授本科專業11個,成人函授專科專業6個;主考的自學考試本科專業4個,專科專業5個。本科專業涵蓋了農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
學校具有雄厚的師資力量。現有教職員工1600余人,其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7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60余人,省“百人計劃”入選者18人,中央聯系的高級專家1人,省委聯系的高級專家28人,省教育廳聯系的高級專家43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9人,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14人,省“131”人才項目第一層次柔性引進院士10人,第二層次知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65人。
學校始終把人才培養放在中心位置。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萬余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國家級教學實驗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教學名師29人,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省級精品課程16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4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先后獲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00余項。大學生在全國或山西省大學生英語競賽、大學生“挑戰杯”競賽、數學建模競賽等活動中屢獲獎勵;本科生考研率多年保持在25%左右。學校197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權資格,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權資格,是山西省最早獲得博士、碩士學位授權資格的高校之一。現有博士生導師63人,碩士生導師300余人,省級研究生教育優秀導師團隊3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優秀導師8人,省級研究生培養基地1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5個。
學校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現有農業部轉基因生物產品成分監督檢驗測試中心1個,農業部農業科學觀測實驗站1個,教育部農業部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1個,省教育廳創新基地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省級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4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2人,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首席專家7人、副首席專家5人、崗位專家45人,省“12316”三農服務熱線專家44人,省星火科技“12396”科技信息服務專家6人,農科110專家11人,企業科技特派員7人,農村科技特派員137人。改革開放以來,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300余項,其中全國科學大會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6項、國家科技發明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獎1項、國家星火科技獎2項,育成60余個新品種,創造社會經濟效益500多億元。
學校大力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服務“三農”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形成了十大優勢和特色研究領域,八大優勢和特色科技服務體系。近幾年,積極推進“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專項服務行動和“百團大戰”專項服務行動,有近百支科技服務團隊活躍在生產實踐一線,有21個項目列入了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試點“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項目,34個項目列入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示范行動項目。學校先后與晉城、晉中、運城等市,與澤州、祁縣、榆次、盂縣等縣區簽訂了特色現代農業科技合作協議;在太谷縣建設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園區;與武鄉鑫四海、洪洞天澤、太原康培等現代農業企業共建示范園區。通過項目帶動,基地示范,打造了高葉酸小米、優質石磨面粉、晉香黑豬肉、鈣果蜜餞、鈣果酒、孢子粉、壺瓶棗、貴妃雞蛋、蜂王漿凍干粉膠囊等近百個特色產品。學校是山西省農民教育和農村干部培訓的重要基地。改革開放以來累計培訓涉農管理干部、技術人員、企業家等300萬人次。近年來通過山西省“分類送學”、“陽光工程”等項目,提高了培訓工作的組織化、規模化水平。
學校積極推進對外合作交流。與美國歐柏林大學有長達百余年的合作歷史。與德國安哈爾特應用科技大學合作培養本科生,累計派出1100余名學生。與臺灣朝陽科技大學、波蘭熱舒夫信息科技與管理大學等學校開展交換生項目。與美國、德國、澳大利亞、英國、愛爾蘭、新西蘭等十余個國家的高校開展合作交流。改革開放以來,先后有400余位外國專家、教師來校講學、授課;學校先后派出200多人次出國學習進修。
學校享有花園式學府盛譽。校園建設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園中有園,文明和諧,是讀書治學的圣地,修身養德的圣地。校園占地面積2240畝,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毗鄰同蒲鐵路、大西高鐵、108國道、太太公路、太長高速、龍城高速,到太原市區、武宿機場均在1小時車程內。“山西銘賢學校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完整保存了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建筑群,是山西省近代教育史、農業發展史、中西文化教育交流史的鮮活史料。學校是全國綠化模范單位,校園綠化面積達50萬平方米,主校區綠化覆蓋率達85%以上,草坪面積14萬平方米,綠籬1.1萬平米,喬灌木3萬余株,綠化樹種420余種,百年以上古稀樹木有100余株,名貴、稀有樹種50余種。學校教育資源雄厚,有紙質藏書140余萬冊,紙質期刊500余冊,電子期刊2萬余種,儀器設備總值2億余元,為師生員工的學習、生活及開展學術文化交流活動提供了良好保障。
學校優秀校友燦若星河。建校以來培養了10萬余名各類人才,分布在大江南北,各行各業。學校培養了一大批革命家和政治家,如譚紹文、張樹德、高克亭、羅鈺如、李清、張維琛、郝德青、趙振鑫、馮芝茂、鄭社奎、金銀煥等;培養了一大批科學家,如鄭哲敏、王志均、席承藩、郭承基、朱尊權、莊文穎、高福等院士,全國著名大豆育種專家王綬、養豬專家張龍志、養羊專家呂效吾、養牛專家冀一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王韌等。近年來,在學校大力倡導扶持下,涌現出了以“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江利斌為代表的一大批勇立時代潮頭的創業就業典型。
山西農業大學歷經百年滄桑,欣逢科教興農、人才強國的難得機遇,肩負著為現代農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嶄新使命,在建設地方農業院校先進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道路上闊步前進。(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4月)
一、引進學科
博士(60名)
(一)農學
作物學、植物保護、獸醫學、林學、園藝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畜牧學、水產、草學
(二)理學
生態學、生物學、地理學、數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地質學、統計學
(三)工學
力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林業工程、農業工程、機械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訊工程、建筑學、風景園林學、城鄉規劃學、電氣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
(四)管理學
公共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
(五)人文社會科學
哲學、法學、政治學、歷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體育、美術學、設計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外國語言文學
二、科研啟動費
1.科研啟動費主要按其論文質量和數量決定。論文限攻讀博士學位或博士后期間以第一作者發表并有檢索報告的論文。在線出版且標明年、卷、期和頁碼的論文,并提供所發表論文雜志本年度被SCI收錄的檢索證明。論文出版后需提交本論文的SCI收錄檢索證明,以供審核。科研啟動費按最終審核結果資助。應聘人員提供的論文統計截止時間為簽訂就業協議時。
2.計算辦法如下表
表一:農、理、工類科研啟動費計算辦法(單位:萬元)
SCI分區 |
篇數 |
金額 |
備注 |
1區 |
1篇 |
17 |
1.SCI收錄論文以中國科學院每年公布的JCR分區表為依據; 2.以個人SCI收錄論文中所屬最高水平論文作為科研啟動費基數,每增加1篇按所對應分區增加標準累加資助經費; 3.科研啟動費最高上限為25萬元人民幣。 |
2篇 |
21 |
||
增加1篇 |
3 |
||
2區 |
1篇 |
13 |
|
2篇 |
16 |
||
增加1篇 |
2 |
||
3區 |
1篇 |
10 |
|
2篇 |
12 |
||
增加1篇 |
1 |
||
4區 |
1篇 |
8 |
|
2篇 |
9 |
||
增加1篇 |
0.5 |
對于工學門類各學科的應聘博士畢業生,發表在學術期刊正刊上的論文被EI收錄的按以下計算:
發表在國外期刊,或發表于國內列入1A級期刊,被EI收錄的,1篇10萬,2篇12萬,2篇以上每多1篇增加1萬;發表于國內1B級期刊并被EI收錄的,1篇8萬,2篇9萬,2篇以上每多1篇,加0.5萬。科研啟動費最高上限25萬。發表在會議論文集、系列報告或叢書上的論文,雖被EI收錄,不計入。
表二:人文社科類科研啟動費計算辦法
文章分類 |
篇數 |
金額 |
備注 |
SSCI |
1篇 |
15 |
1、以其發表論文中所屬最高類別論文作為資助經費基數; 2、每增加1篇按對應分類增加標準累加資助經費; 3、科研啟動費最高上限為16萬。 |
增加1篇 |
1 |
||
CSSCI |
1篇 |
9 |
|
增加1篇 |
1 |
||
1A級 |
1篇 |
8 |
|
增加1篇 |
0.8 |
||
1B級 |
1篇 |
7 |
|
增加1篇 |
0.5 |
三、安家費與租房補貼
1.國內博士、博士后稅前22萬,海外(含境外,下同)博士、博士后27萬。上崗后即發放1/2,剩余部分分5年逐年發放。
2、為新入校博士發放12000元租房補貼。
四、配偶及子女
擬引進博士的配偶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及以上的,博士在校工作期間,經過雙向選擇,學校可按人事代理形式為其安排工作。考核合格,其工資福利待遇參照我校正式在編人員計發。配偶學歷為本科及以下,學校根據實際情況按勞務派遣形式安排工作。學校負責安排博士子女在附屬學校入園入學。
五、晉農新秀
若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項,可獲評晉農新秀,每年再發2萬元“晉農新秀獎勵性績效工資”
六、地理位置及交通
學校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距離太原武宿國際機場50公里;距離太谷火車站2.6公里,距離太谷西站(高鐵站)9.5公里,距離太谷東(在建高鐵站)7公里;距離太谷高速口10公里。
七、聯系方式
聯系人:田老師聯系電話:0354-6285291,
郵件主題請備注:高校獵聘 姓名 專業 畢業院校 求職崗位
電子郵箱:sxndzprc@163.com并抄送到205186950@qq.com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